一场荡气回肠的比赛、一场虽败犹荣的失利,9月1日首尔的中韩之战,势必将成为近几年来国足最经典的战役之一。在三球落后的逆境下,中国队的球员们迸发出了超乎想象的能量,于海与蒿俊闵的两粒进球,差点让中国队在首尔世界杯球场上演“伊斯坦布尔奇迹”。尽管最终未能扳平比分,但国足这一晚的表现值得所有中国球迷们的赞扬。球队队长冯潇霆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比赛再多五分钟时间,那么中国队就有可能扳平比分。然而比赛的确已经结束,2比3的结果也无法更改,如今再回望这场比赛,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什么导致了中国队前70分钟连丢三球,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国足没能打入扳平的第三球。中韩之战复盘,红牛能量FC即刻为大家送上!
连扳两球,中国队离第三球还有多远?
70分钟过后,0比3落后的中国队就此放下了包袱,替补出场的蒿俊闵发挥了自己敢拿球敢向前的优点,策动发起于海的第一粒进球,并亲自打入了第二粒任意球。只可惜在最后近20分钟的时间内,中国队始终没能第三次攻破韩国队的球门。
其实中国队并不缺少机会,任航的凌空垫射、于海的头球攻门、郜林与武磊的反击配合,都让郑成龙惊出了一身冷汗。那么中国队离第三粒进球还差什么呢?第一自然是把握机会的能力,如果任航的射门角度能再刁一些、如果武磊上半场的两次机会抓住一次……然而足球场上没有“如果”一词,这是争夺世界杯出线权的生死战役,一次机会的浪费都将受到惩罚。
从把握机会的问题说开,国足更需要提升的是在高压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武磊第一个单刀的错失,源于第一下触球把球停小了;第二个单刀的错失,在于他没有观察周围的情况而急于选择射门,如果他注意到周围防守队员的距离较远,便可选择先将球拿稳再射;最后时刻郜林给武磊的传球的确力量较小,但如果武磊能选择迎球而上、而非在原地等球,也许就能抢在韩国后卫解围之前。在这种比赛环境下,能像平常一样自如发挥,你就已经取得了优势。
最后一点,在精神层面上,在比赛心态上,国足还需要尽快适应十二强赛的节奏。前70分钟可以明显感觉到队员们在场上显得很紧张、畏手畏脚,这样的表现可以理解,毕竟我们离上一次参加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最后阶段已过去了15年,毕竟郜林、蒿俊闵这批球员在十年前就已在国家队崭露头角,而十年后才真正踢上了十二强赛的比赛。但时间不等人,中国队必须尽快适应,毕竟离9月6号与伊朗的比赛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在沈阳,在中国足球的福地,我们能战胜来势汹汹的波斯铁骑,取得十二强赛首胜吗?红牛能量FC与你一起拭目以待!
红牛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中国足球的发展,与中国球迷共同成长。作为中超联赛官方合作伙伴,本赛季红牛开展了“红牛中超之星”评选活动,以支持中国本土球员成长。依托“红牛能量FC社区”为互动平台,与体育权威媒体《体坛周报》及16家俱乐部跟队记者联盟一同打造,邀请中超联赛球迷热情参与投票,评选出中超联赛每轮中的本土最佳。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投票,选出心中的本土最佳,正品球衣等你来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