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跨界人才:运动员在体育之外的精彩表现

admin 体育资讯 2025-07-29 17 0

  本报讯 (记者 杜才)近年来,我市少儿体育工作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少儿体质等相关文件精神,本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宗旨,立足“强健少儿体魄,使孩子终生受益”的原则,在普及基础上发现、选拔、培养、提高和输送人才,在运动中形成了边教学、边选材、边训练的新型业余训练发展模式,开创了少儿体育训练之先河,打造了少儿体育新品牌,趟出了一条“体教结合”新路子。

  少儿体质健康问题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因受教育体制、传统机制等因素影响,少儿体育工作进展迟缓,少儿体质令人堪忧。2013年,市体育馆新一届班子经过对我市少儿体质现状调研,“豆芽菜“小胖墩”“小眼镜”等已占40%以上。为改变少儿体质现状,该馆发起了“111”工程,旨在“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创建没有围墙的社会少儿体育学校。针对孩子亚健康体质,市少儿体育学校多次召开会议,研讨解决办法。最后抓住问题结点,征得市教体局支持,通过多次与双塔区教体局协商,在双塔区所辖范围进行试点。期间,市教育局领导多次组织召开各小学校长会议,最终达成了“体教结合、馆校联办”协议,开创了我市“体教结合”之先河。

米兰体育:跨界人才:运动员在体育之外的精彩表现

  整合资源,为少儿训练创造条件。为让孩子有充裕、舒适的健身训练场所,市体育馆班子通过调研,决定因势利导,就地开发,将大馆增设三片篮球场,打通办公室改造成跆拳道训练馆,整合乒乓球馆,增建羽毛球馆,将闲置的三楼平台改造成体育舞蹈馆。争取国家、省建设资金,将体育馆西侧改造四片灯光篮球场、一片标准轮滑场、两片笼式足球场。该项工程预计2017年7月投入使用,既解决孩子训练,又方便市民,为打造河东体育中心增添一道靓丽风景线。

米兰体育:跨界人才:运动员在体育之外的精彩表现

  多措并举,为少儿训练奠定基础。市少儿体校领导班子深知,只有建设好相关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少儿体育训练顺利开展,故先后制定了27项相关管理制度,实现了管理制度化。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制定了激励机制。实行“请进来、走出去”,三年来5次聘请陈鈺萍、杨智勇、汤志强、陈伟华等奥运冠军教练来朝培训指导,10余次派出教练到外省市培训、观摩、学习。同时,增加了训练项目。目前,市少儿体校有教练员16人,训练项目发展到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轮滑、体育舞蹈、跆拳道、足球八个,在训学生500余人,部分项目填补了我市少儿训练空白。为进一步走好“体教结合”之路,在双塔区教体局支持下,为市内15所小学颁挂“朝阳市少儿体校特色学校”牌匾,并派出教练深入学校授课训练。3年来,累计为各小学上课3000多学时,近2万名学生受益,打开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道教体大门——少儿体校羽毛球馆与燕都小学之门。通过向上级争取、社会赞助,为双塔区部分小学添置了40余万元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设施设备、器材。为激发孩子健身热情,市体育馆先后承办了全国少年甲组羽毛球比赛、国家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比赛、国家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夏令营、篮球冬令营与国家女篮互动活动,连续三年每年举办2次4期冬夏令营活动,创建了少儿体校冬夏令营特有品牌,每个项目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比赛,最多的一次篮球比赛参赛队43个。3年来,总计有5000人次参赛,充分发挥了竞赛杠杆作用,促进了孩子身心健康。

  据了解,市少儿体校“体教结合”模式得到了省市体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评价,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12年,篮球项目被评为辽宁省后备人才基地。2014年,羽毛球项目被评为国家后备人才基地。2015年,被沈阳体育学院设为“实习生培训、师训基地”,羽毛球、足球项目被评为辽宁省后备人才基地。2016年,市少儿体校所属奥德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青少年俱乐部。网球项目三年来取得省级以上赛事金牌15枚,奖牌总计51枚,并向上级体校输送3名队员,先后有16人被高等院校录取。羽毛球队在全国后备人才基地比赛中取得男子单打第四名、双打第六名。轮滑队在省青少年运动会中摘金夺银。跆拳道队在全国大众跆拳道比赛中取得一个亚军、三个季军。

评论